|
其实在16年年中排骨接代工单的时候,我们也准备了很多不同球形的设计,正如前面所说我们心里没底,需要大量打样,做很多不同的尝试。
那时候找过了以前帮duncan代工其中一家工厂(珠海),还有佛山,东莞,深圳的一些代工厂做很多不同的样品。因为我们的设计很创新,很多设计当转成工业设计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每次我都要跑去这些工厂,直接与工程师沟通。还有一些细节的修改问题,特别是一些很细微的角度与重量,这个沟通真的很费时间。
不要看这样跑工厂,来回路费,有时还要住宿,每次都一千几百的消耗。而且工厂帮你打样,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按每天收费的,毕竟调机器差不多花去一天,占用了一天的机器和工程师的时间,这些都是费用。原本充足的经费也一点点慢慢消耗了!我们打样的编号也从01变成了29,意思是做了29款不同的设计,而且有些设计还经过反复修改数据。实际上的样品更多更夸张。
在材料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尝试,开过磨具,做POM,PC料,调色。也试过用铝合金7075,6061,6063做全金属球,钛合金环复合型yoyo,纯钛yoyo,24k真金全覆盖铝合金球。
也并非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开发SPE,而是全方位综合尝试,在我们电脑里面保存了了几十款不同的设计,一直都在修改图纸力求更好。
打样的过程也是不断的摸索的阶段,做了大量宽环的设计后,感觉耗费了大量的金钱也找不到一条有效的数据,环宽也从12.5mm慢慢修改到了8.7mm。
这时我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曾经有一次学起了他们一些模仿之路,做了一款一模一样滴落者(7mm)的样品。那个样品确实很好用,很滴落,可惜创新的精神在推动着我不能停留在别人的设计。
所以我选择了放弃,对于一直在我背后默默支持我的yo叶,觉得很惋惜,毕竟他觉得只要打着kobeyo的旗号,做什么球还是有市场,可是他很尊重我这个决定,也就继续不断去探索新的设计。一张设计图改了几百次,不断地沟通工业生产的问题,我很庆幸,工程师们没有嫌弃我那么麻烦,一张设计图改几十次,每次少则10多分钟,多的时候几个小时。大家都在默默支持着我搞创新设计。
就这样历时1年半,跑了6个城市20多家代工厂,过百个样品球,终于在17年8月成功做出了SPE的样品,它的性能当时真的惊呆了我与yo叶。但是我觉得只有我跟yo叶认为好的产品,未必别人也这样认为,所以在正式量产一个多月前,我们把手里的样品寄去国内与国外部分跟我很熟的顶尖悠悠球玩家做测试。
因为当是样品球只有4个,为了让更多的玩家帮我测试一下,我都叮嘱他们没法送你们球,只能在量产后送你们,球必须要寄回来给我。每次寄出去来回运费都是我负担,这笔费用真的很重,但也是值得的,玩家反馈回来的用后感真的很重要。
然而玩家们反馈过来的信息真的让我很兴奋,他们都一致认为这款球的设计将会颠覆圈子招式的走向。也坚定了我的信心把spe生产出来。
没有大量的实验是无法做出一个好球,圈子急功近利的人非常多,他们没有好好研究球就随便做个设计拿出来卖,发现自己的产品性能不如别人,就打起了网络水仗,诋毁别家的产品。
而我们一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开发强大的产品,这产品并非一次成功而是真的经过很大的努力才能做成功,所以我们不怕产品的性能。
|
|